22.08.16 — 08.09.16

马秋莎:
四部视频作品合集

为您带来:
马秋莎四部视频作品合集。

《我们》,录像作品,2009,2分26秒
《我们》,行为艺术,2010,泰康空间,7分06秒
《红白黄》,录像作品,2011,4分39秒
《睡美人》,录像作品,2015,4分44秒


艺术家介绍

马秋莎出生于1982年,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并获艺术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年轻一代中最活跃的艺术家之一,马秋莎的作品经常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场馆进行展出。

作品简介

《我们》,三频录像
抽取了人类社会中基本的组成结构男性和女性,以及他们共处的常态:站立、并坐、拥抱。把一切颜色统一成白色类似真空环境,人的肤发特征成为内容主体。前一分钟三屏画面更像摄影,人物静止相连保持不动;后一分钟人物在不同屏里渐次分开走向相反方向直到消失在画面外。

《我们》,行为艺术
马秋莎在泰康51平方的项目《我们》,可视作对以上关心的延续,亦可视作对它的发展,现场表演的不可控和偶发因素将使这一命题更加复杂。前后作品中题目主宾格的变化使这个现场更像是一个缩影式的观察场,艺术家并没有像导演一样安排每个角色和他们之间的细密关系。展览开幕时,100位男女模特渐次表演如何从一张编织严密的网络中挣脱再到离开,从摩肩接踵间到游离开来,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关系于瞬间展现。开幕当晚整个展览空间真正成为一个抽象存在,观众通过空间玻璃门和门前广场的视频直播窥见了这一过程。

《睡美人》
艺术家模拟了一个无人之境—天地初始时大地冰封的情景。当一滴红色的液体从空中落下之后,冰开始融化,伴随着冰层巨大的炸裂声。自然之物随冰层融化的厚度由若隐若现到清晰可见。而实际上它的所有内容是在一个锡纸烤鸡盒子(47cmx35cmx7cm)里完成的-把拍好的照片放在水里冻住后再次拍摄-对平面图像的二次成像。

结尾部分人的出现-被包裹着塑料薄膜的身穿礼服的女孩躺在花丛中(抑或是新到的一只高级版发泄娃娃刚刚快递送上门)会让人联想到作品名字里提示出的童话故事-等待着被爱唤醒的公主,继续美好的篇章等,但画面外知更鸟诡异局促的叫声配着泛冷光的塑料玻璃纸包裹的身体孤立隔绝在某处时,由于缺氧已经发紫的手指间歇性的抽动着,这看上去一点都不美好。

《红白黄》
三频录像《红白黄》分别记录了三块套有薄膜的冰“砖”由固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短短五分钟的作品实际上浓缩了12个小时的拍摄。这三块冰砖由血、尿和乳汁冻结而成,它们都是人体内部产生的液体,被抽象化呈长方形。外层的薄膜提示着一种永远被包裹住的状态,在冰砖融化的过程中它的存在越来越明确。


为配合本次公映,Arthub 的卜生对马秋莎进行了采访,并撰写了一篇关于这四部作品的私人解读。探讨在日常物体的脆弱表面下,如何通过撕开表象来揭示残酷现实。

撕开日常物体的表象

初次接触到马秋莎的作品,是她的那部《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2007),她面对镜头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重男轻女的父亲、高压政策的母亲、逼着她学手风琴、学画画、监视着孩童时期马秋莎的一举一动。

这样的故事对于生长在中国的年轻一代来说,听起来再熟悉不过了,毕竟,大部分的八零后的童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但直到在影片的最后,马秋莎说:“这次回来,发现我的母亲变老了。”随即从嘴里拿出带血的刀片,那种结合了痛苦、压抑的情绪,随着儿女发现父母变老、变得同样脆弱而中止。

马秋莎在作品中喜欢用日常的事物制造冲突。这些日常物太过平凡,以至于我们很少会想到它们会有怎样的深意。但马秋莎对比了刀片与舌头、衣服与撕扯、娇弱的睡美人与包裹肉体的玻璃纸…锋利与脆弱、暴力与柔软、美好与毁灭,以撕开日常表象的方式解释她要表达的观念。

《我们》这个作品分为两个版本,三频录像的版本叫做 We, 还有一个行为艺术的版本叫做 Us. 共同之处在于表达的都是个体离开群体,将白色的外衣撕破;不同的是 We 讲述的是情侣之间的分离,而 Us 则是一群人的分崩离析。

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离开群体是自我解脱压力的最佳方式,而这种解脱的代价是,你将衣不蔽体地独立行走,甚至成为被群体孤立和嘲笑的存在。而马秋莎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表面上的群体性统一(缝在一起的白色纱衣),在撕破之后暴露出真实的个体。而这个过程并不愉快。

这种外衣性质的表象在《红白黄》中则以包装物的形式呈现。三个屏幕中的三种颜色的冰砖让人难以察觉“外衣”的存在,而随着冰砖的融化和形变我们才看到,这是用安全套包裹的三种液体:血液、尿液、乳汁,代表着生命的三种液体。通过冰块的不断融化,这三种代表生命的液体逐渐让“外衣”显现出本来的形状:代表着“控制”或者“反生命”的安全套。虽然艺术家否认了安全套所具有的任何含义,只把它当作普通的媒介来处理,但生命与反生命之间的对比与冲突还是让我解读到了艺术家所没有表达的内容。这种迷惑人的表象和《我们》具有的表象不同,它没有被撕破,而是在本体发生变化后,表象才显现出来。虽然和《我们》的变化过程相反,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表象与本体如何通过改变形式来传达其内涵,无法控制的生命体。

马秋莎对于外衣、包裹、表面有着日常物品以外的执念,特别是在状态改变、关系改变这个层面上。

《睡美人》更是将表象与本体这种关系贯穿始终。冰封的表面下面是什么?随着冰块逐渐融化,下面的本体才逐渐清晰:是沉睡中的奥罗拉。你或许惊讶,不需要任何人的吻而自己醒来的奥罗拉或许象征着女性的完全独立与觉醒,但接下来的内容则给这种解读带来一记重击,美丽的奥罗拉公主依旧被包裹在玻璃纸当中,躺在鲜花从中,仿佛一件礼物。被误会的本体实则还是一个表象:难以逃脱被物化的女性,在看似美好的景象中,也许美好得有些不真实,被塑料膜包裹得几乎窒息,扭曲得像一具尸体,“觉醒”过来的奥罗拉面对着的是更可怕的现实。

马秋莎通过表象与本体之间的冲突,用制造痛苦与磨难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呈现了出来。日常的物体被赋予揭露残酷事实的意义,传达出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和隐藏的深意。


卜生(卜):在《我们》这部视频作品和行为艺术作品当中,我看到了脱离群体或一段关系所带来的困难和挣扎。这是否和你个人的经历有关?你如何看待群体的“我”和个体的“我”之间的关系?

马秋莎(马):和我们每一个身处人群(社会)中的人的经验有关吧。走在街上放眼望去,人们或三三两两,会成群结队的散布各处,在某一瞬间某一点看过去他们都是粘连在一起的。群体中只存在趋同的“我”,个体的“我”对应着“你”和“他”。

卜:在《我们》的行为艺术作品中,群众演员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听到有微小的声音告诉他们,“走走走。”,来提醒他们如何继续做。这种小状况是否和你的创作初衷有些不符?你在表演之前,是否有告诉过这些群演关于这部作品的内涵和想要表达的内容?还是说只是告诉他们如何做,但没有告诉他们表达的内容?这种现场出现的不确定性是否影响你的创作?

马:那些微小的声音是演员之间的窃窃私语。因为出口窄、人数多,事先排演过几次,但仅限于渐次出离的顺序。我没有对他们讲过我想要什么样的表达,因为这不是一出戏,我不需要他们的“演技”,我想要最真实发生的现场。us和we是很不同的呈现,we在前期拍摄、电脑剪辑、延时声效等方面的工作使得它成为了三屏录像,us从头到尾的不可控因素充满了挑战。我没有像we那样通过后期剪辑让它变得更“完美”,我只是架起摄像机去记录它的发生。

卜:在《红白黄》中,为什么将血液、尿液、乳汁填充到安全套之中冰冻并解冻?代表生命的三种体液和代表控制的安全套产生的是怎样的对话?您是如何想到使用安全套这种计生用品作为媒介的?这种媒介的哪些方面吸引你在艺术创作中使用它?

马:我只是想找到一种最透明最薄且最结实的材料充当我的影像道具,而安全套是最方便找到的。在我的影像中它除了充当了一层薄薄的介质外再没有过多的意义。

卜:《睡美人》这部经典童话也在不同的时期有过不同的创作。从最早的被王子的吻拯救,到前几年迪士尼的被反派女巫的吻拯救,以及你受迪奥委托所做的《睡美人》中自己醒来的公主。一切都在朝着女性觉醒的方向进行着。但在你的作品中,醒来的公主仍然被玻璃纸包裹着,像一个礼物,这是否意味着女性觉醒意识的理想和现实对女性的束缚与物化之间的矛盾?

马: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童话如何在成人的现实界施展着“魔法”。在《睡美人》中有2/3的部分都是对平面图像进行的二次成像-将大量的照片冲洗出来分别放置于65cm x 47cm x 9cm的锡纸盒子(烤火鸡的盒子)里,注水后冷冻成冰块。影片中所有关于冰层内部世界或静止或运动的画面都是一张冻在下面的照片而已。

对自然界的逼真模仿背后是巨大量的人工制造,就如同童话逻辑中的甜蜜美好不过是一层假皮,而我戳穿它的方式是喜欢把这层皮涂抹的异常美丽。

卜:我留意到《睡美人》和你2009年的作品 Must be Beauty 有着相似的主题。在 Must be Beauty 中,你躺在床上吃掉化妆品。社会总是以严苛的标准来要求女性保持他们认为的美,美似乎成了女性的唯一价值。你是如何表现“迎合社会的审美”与“实现女性其他价值”之间的矛盾的?

马:“美”不只停留在皮肤表面-像那些杂志广告上的页面一样千篇一律的。“美”应该是进入到身体里的,流淌在血液里的,侵入进骨髓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吃进去。

卜:在你的许多作品中,都有着关于权威向弱势者施压的这一主题。比如你在《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2007)中你讲述自己的童年与母亲的关系,再比如《睡美人》《Must be Beauty》中社会与与女性的束缚与压制,以及《我们》之中群体对于失去群体庇护的个体的冷漠与羞辱。你是如何通过你的艺术创作来表达不同时期来自不同权威的压制的?

马:记得在上学时我的教授曾经说我的作品里充满了guilty.每个人的成长史都是一部压抑史。我是一个容易紧张的人,痛感能让人保持清醒吧,我从不敢放松警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卜:娇弱与破坏这种冲突似乎经常同时存在于你的作品之中,比如《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的刀片与舌头、《睡美人》之中的公主与玻璃纸包装、《红白黄》中的安全套的膨胀与变形、《我们》当中的亲密情侣与撕破外衣…这种冲突对于你的艺术创作意味着什么?

马:我的眼睛可能比较容易看到这种对峙。我觉得它无处不在,事物从来都不是平淡无奇的。


如果没有北京公社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完成此次公映。为此,我们要特意感谢北京公社的帮助和支持,并期待与他们有更多的合作。

马秋莎的作品曾于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土耳其 Borusan Contemporary、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馆、德国卡尔斯鲁尔艺术与媒体中心、美国休斯顿当代美术馆、坦帕艺术博物馆、圣彼得斯堡美术馆、橘郡美术馆、俾尔根国际艺术基金会、挪威斯塔万格美术馆、波特兰当代艺术学院、英国华人艺术中心、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中国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多处展出。她近期参加的展览包括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家双年展(2015),柏林戴姆勒收藏展(2015),及美国卫斯理大学美术馆群展“WeChat”(2016)等。马秋莎曾获“皮埃尔·于贝尔奖”提名(2014)及“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2013)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