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上展览:姚聪两部作品
展期:2018年1月5日-2月5日
开放时间:周一-周五,10:00-18:00
地点:上海市华山路888号创邑 SPACE 三楼
本次桌上展览给大家带来的是青年艺术家姚聪的两部作品系列—— 三屏视频作品 Under Blue/《蓝色之下》(2015)和 Spring (2016).
作品简介
Spring
Spring,一个季节, “Spring”,一个储存机械能量的具有弹力的客体,“Spring”,⼀个在二⼗世纪末期指涉任何有关学生抗议活动或改革浪潮的流行词汇。“Spring”在不同的时期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关于这个词,更多是一种对于能量的思考,对于不同语境的反思,一种关于储存与消耗的关系。
这件影像装置由三部分投影屏幕组成(此次以1, 3, 2 的顺序显示)。序列1将投影于半透明的双面影像荧幕;序列2和序列3分别投影于两个独立的荧幕,序列1和2分别有相关的音轨。这些不同的部分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链接之中共同提出了对于自然与文明,性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这件作品的叙事结构在三部分影像之间被打破并不断重组,“Spring”的螺旋结构成为一种连接不同部分而指向同⼀议题的比喻或转喻的载体。缠绕植物茎杆的水流,受力的弹簧的机械性,以及 DNA 的双螺旋结构创造了一种于不同序列之间的对话。
Under Blue/《蓝色之下》
《蓝色之下》通过美、愉悦、憎恶、危险、暴力、情欲和虚假来探索身份政治,舞动的笔刷和相机的运动给观者传达出一种窥视的不安。《蓝色之下》从广义上说,契合了录像艺术中的使用行为表演和身体艺术的潮流,但是它通过使用独特的近距离特写,营造出的让观者不知道观看的具体是身体的哪个部位的效果。在作品中,局部的身体、肢体运动、色彩与质感游离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虽然给观者提供的可参照的语境变少了,但观者对于颜色和质感的关注得到了加强。
关于艺术家
姚聪,1992年出生于西安
对于细腻情感的体察与转译成为他灵感的驱动力。姚聪想要去建立一个精致的引人入胜的作品批判性得反映,性,性别和身体在今天是如何被制造和解构的,个体与集体的交汇是如何制造政治性的私人,并且揭开我们私人的和公共的身体之间一种“在之间”的空间的存在。通过对于欲望,焦虑和权利的再编排而进入到一种新的流动的,混合的结构。他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通过多媒介,如移动影像,行为表演,装置,摄影和绘画创作了朦胧的,诗意的,并且具有锋利美学的沉浸式作品。
姚聪于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同年,他获得了罗中立奖学金;2017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姚聪的作品参加了多个地区和美术馆的展览,其中包括:波恩艺术博物馆,波恩,德国;CICA美术馆,韩国;Mill Hall,喀拉拉邦,印度;艺术文化中心,巴塞罗那,西班牙;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中国;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空间站,北京,中国。他的作品被展示在第8届国际当代艺博会ARTVILNIUS(2017),第16届波恩录像双年展(2017),Loop巴塞罗那(2017);第10届北京酷儿影展(2017);第13届雅典数字艺术节(2017);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2016);赫尔辛基艺术节(2015);第11届北京独立影展(2014)等。
点击这里观看视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