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带来:
《艺术必须美》,黄汉明,2011,演讲记录,9’26”
关于作品
2011年,艺术家黄汉明受邀参加香港艺术博览会的一次辩论,主题是“艺术必须美”。与参与辩论的嘉宾们围绕 Marina Abramovic 的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必须美、艺术家必须美》进行展开讨论。视频如实地记录了艺术家黄汉明的演讲过程: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黄汉明变装为《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以一身旗袍登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在最后揭露了美的真相是什么。
为配合本次公映,Arthub 邀请到了李素超特别撰文。李素超通过分析艺术家黄汉明近年来的创作,以身份政治的角度出发,结合艺术家的多重文化背景,对他的作品脉络进行了分析。
黄汉明:艺术不一定是“美”的
文/李素超
生于新加坡,现长期工作并生活于柏林的艺术家黄汉明(Ming Wong, 1971- )以他惯常使用的录像及媒体装置艺术形式,在经由他改编、戏仿、“廉拍”的电影、戏剧中,试图提出并探讨语言、性别、种族、社会、地缘政治等有关身份认同的议题。
多元文化和对立身份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在黄汉明的创作里贯穿始终。他出生的新加坡本身就具有复杂的殖民史和建国史,与他同世代的许多新加坡人一样,都在自己的所属种族和文化上面临不同程度的困扰。香港对于黄汉明来说亦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成长于一个说粤语的家庭,祖父母从华南地区移居至新加坡,二战期间经历过日军的占领统治,黄汉明出生之时离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统治、宣布独立仅有几年的时间。
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毕业后,黄汉明离开新加坡前往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艺术学院就读媒体艺术专业并获硕士学位。此后,他在伦敦创作了多部具有鲜明戏剧特质的影像作品,如《哈姆雷特问题》(HAM&CHEESOMELET, 2001)、《谁干的?》(Whodunnit?, 2003/2004),奠定了他后来荒诞主义式的、角色错置的情景戏剧及表演作品。
2007年迁往柏林后,他再一次面对生活和创作环境的巨变,这表现于他的作品《跟裴特拉·冯·康特学德语》(Lerne Deutsch mit Petra Von Kant /Learn German with Petra von Kant,2007)。艺术家相信深入了解另一个国家的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欣赏该国的电影;因此,他借用了自己最喜爱的一部德国影片——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72年的电影《裴特拉·冯·康特苦涩的眼泪》(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中的一部分片段,在其中他化身影片的女主裴特拉,用德语讲述、宣泄自己作为一个“年过35、单身、同性恋、少数族裔的中生代艺术家”所遭遇的苦楚、绝望与被边缘化。这其中的身份危机、性别互换、戏剧化的角色扮演及个人情感表述反复出现在他后来的作品之中。
2009年,黄汉明代表新加坡参展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新加坡国家馆,使得他在国际上开始被广泛关注,其参展作品《一世模仿》(Life of Imitation,2009)赢得了双年展评委会特别提名奖。他的这件录像装置同样是对原创影片的戏仿;由导演道格拉斯·瑟克(Douglas Sirk)拍摄的好莱坞经典情节剧《模仿一世》(另译《春风秋雨》,Imitation of Life,1959)是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剧中的混血女孩莎拉·简当面否认自己与她的黑人母亲安妮的血缘关系,一直以来都在试图逃脱自己真实的身份。
黄汉明邀请了三名分别来自新加坡三个主要族群(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的男演员来重新饰演简和安妮;饰演简的华裔对着饰演安妮的印度裔新加坡人,同时在另一个屏幕中出现的则是饰演简的印度裔对着饰演安妮的马来裔反复说到:“我是白人。白人!”讽刺的是,这里没有一位扮演者是白人,或黑人,或女性,演员们的穿着扮相也显得粗糙且荒诞,艺术家在角色上的置换与颠覆,以及促使其生发的关于身份认同的焦虑感、隐藏在幕后的种族困境及文化问题,均透过这件作品得到最大化的展现与曝光。
纵观黄汉明的创作,会发现它们与传统意义上的“美”背道而驰,不仅仅是视觉呈现上,这些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也绝非是“美”的,相反,它们让人无所适从,将我们隐蔽的、深藏的矛盾与不安全感赤裸裸地抛掷台前。即将公映的作品《香港日记》(Hong Kong Diary,2011)记录了黄汉明于2011年在香港艺博会(现香港巴塞尔艺博会)期间参与的一场有关“艺术必须是美的”辩论。那一年对于整个香港的艺术生态来说可谓是转折性的,恰逢巴塞尔艺博会收购香港艺博会之时,也是许多大牌画廊在香港开设新空间之时,香港的艺术市场正迅猛发展;这样的状况与新加坡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二者对于全球艺术市场来说举足轻重,然而对艺术本身的探讨以及后殖民时期本土艺术家们在面临极速全球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个体身份认知问题与焦灼感却鲜少被提及,也因此,这场关于“艺术必须是美的”辩论在当时的意义则显得尤为重要。辩论邀请了时任香港M+博物馆执行馆长Lars Nittve、艺术家David LaChappelle、拍卖师Simon de Pury及文化评论人Stephen Bayley;用黄汉明的话来说,就是一场“四个中年白人男性”的辩论会。在任何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黄汉明变装为王家卫导演的电影《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一件美丽的作品、一个被香港社会公认的性感尤物,出现在了辩论的现场。
以著名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创作于1975年的作品《艺术必须是美的,艺术家必须是美的》(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为讨论的切入点,正如阿布拉莫维奇透过行为表演质问着“美”的含义、身体与思想的边界,黄汉明在这场辩论中的出现也是他对这一议题身体力行的回应。他身着一袭印花蓝色旗袍徐徐地走向讲台,向观众展示他精心装扮的张曼玉造型,他在演讲中借用了他朋友的一句话,把香港比作一位迷人的,穿着昂贵皮草大衣却身着破旧内衣的女人;他说道:“我今天希望展示给你们的,是这个女人之所以艺术,不是因为她那件昂贵的、美丽的皮草外衣,而是隐藏于其下的真实(truth)。” “艺术不一定要是美的,艺术必须是真实的。那什么是真实呢?”演讲最后,黄汉明脱去旗袍,一件件退去身上的伪装,将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普通的男性的身体展现在观众眼前。看到这一幕,我们不会认为这是美的,却是黄汉明一直以来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试图找寻的真实:真实的身份、真实的归属、真实的自我
关于艺术家
黄汉明在他的录像、摄影、装置和行为艺术作品中常涉及对电影、流行文化经典的重新解读。通过使用不同的语言、性别、种族、国籍和历史背景等因素扮演不同的角色。
通过进行不完美的转译及重新定义,艺术家旨在揭示存在于个人与社会“正统性”和“原创性”中的割裂和延迟。呈现出身份是如何在社会中构建、繁殖及循环的。
黄汉明生于新加坡,目前工作生活在柏林。他曾代表新加坡参加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带来作品 Life of Imitation, 获得评委会特别提名。他也在世界各地举行过展览,包括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 (2015),东京资生堂画廊(2013),洛杉矶 REDCAT (2012), 柏林 Neuer Berliner Kunstverein (2010). 他也参加过各大国际双年展,包括悉尼双年展(2016,2010),上海双年展(2014),里昂双年展(2013),利物浦双年展(2012),光州双年展(2010),纽约 Performa 11 (2010).
关于撰稿人
李素超,2013年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伦敦佳士得学院,获艺术史硕士学位,现任台湾知名艺术杂志《典藏·今艺术》中国大陆版编辑。她的写作涵括广泛的与艺术相关的议题,包括展览/作品评论,艺术家专访,现象评述等等。她近期的研究兴趣专注于对视觉艺术中的“当代性”的跨领域学习,其中包括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政治问题,并对现行的以时间为线索的、线性的艺术史研究方法提出质疑。